散文诗的起源及其在中国的接受
散文诗(Prose poetry) 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样式。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散文诗相比诗歌与散文的区别与优势。相比于诗歌,第一,在表达方式上,弥补了抒情诗在叙事上的不足,也比叙事诗更有诗味、诗美;第二,在句式组合上,“散”相对灵活,句子可长可短,句式组合也较为自由;第三,在排列分布上,不分行、段,也可分段(最早的散文诗多为不分行、不分段);第四,在节奏韵律上,不追求极致的押韵,遵从诗歌的内在之韵。而相比于散文,第一,在篇幅长短上,一般的“诗”都要求凝缩(叙事长诗、史诗除外),故散文诗的篇幅一般不会过长,在有限篇幅内更集中、更有表现力;第二,在韵律节奏上,存有“诗”韵,具备一般散文不具有或者更为明显的节奏感;第三,在诗味提炼上,散文诗浸染着“诗”的韵味与美感。那么散文诗是如何诞生的呢?诗歌、散文、戏剧与小说四大文体确立后,每一种独立的文体又经细化,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更精细的种类。每一种新文体的出现更多是对社会变革的呼应,散文诗亦是如此,这样一种兼备诗歌、散文优势的新诗体,为文学介入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更自由的表达形式,故自其产生后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散文诗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传入中国,始于译介,适应了“增加文体”的历史需要,成为诗人最感兴趣的诗体之一,在译介、理论与创作上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并趋于本土化,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这需要我们返回历史现场,从文体产生的源头以及传播过程追溯。本文主要探讨其起源、在中国的生成演变以及存在的若干问题,尝试解决这一诗体所存争议,以便对散文诗于现代诗歌的价值进行再探艺。
一、散文诗的产生——从贝特朗与波德莱尔说起
“散文诗”产生于19 世纪的法国,创立标志为法国贝特朗的“Gaspard of the Night”(《夜间的伽斯帕 尔》, 1842)。 随 后 由 波 德 莱 尔(Charles Baudelaire) 发扬光大,代表作为“Paris Spleen”(《巴黎的忧郁》,1869)。自波德莱尔起,散文诗“随即流播于欧美和其他国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文体”②。在波德莱尔之前的法国文学界,蒙田、阿洛修·贝特朗(Aloysius Bertrand) 的散文均携带有浓郁的诗性传统,尤其是贝特朗,作为最早将散文诗引入法国文学的作家,其代表作“Gaspard of the Night”对波德莱尔影响深远,在《巴黎的忧郁·献辞》中波德莱尔感叹到:“这是由于我把阿洛伊修斯·贝特朗著名的《夜间的伽斯帕尔》 (这本书,您、我和我的几位朋友都知道,难道没有权利称它为著名的吗?) 至少翻阅到第二十遍时,才萌发这个念头,想试写些模仿之作……”③波德莱尔的散文诗始于模仿,并非一开始就意识到作为新文体的特殊性,当时法国的诗歌还处于“亚历山大诗体”④的模式中,他不满于此,“谁不曾梦想着一种诗意散文的奇迹呢?没有节奏和韵律而有音乐性,想相当灵活,相当生硬,足以适灵魂的充满激情的运动、梦幻的起伏和意识的惊厥”⑤,这里已经揭示了波德莱尔对散文诗的定义,即不追求节奏却内含韵律、情感的跳跃、形式的自由与灵活,自此他也逐渐转向自觉的散文诗创作。1861年他在《幻想派评论》首次用“散文诗”作为9 篇诗歌的组名;1862年又把新发表的诗歌组名改为“小散文诗”。随后,他以“小散文诗”之名陆陆续续创作了50 多篇,1864年改名为“巴黎的忧郁”。作为前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诗人,波德莱尔在《巴黎的忧郁》中最常用的手法便是象征、暗示,与表象隔着一层,诗歌的意象与情感对应物之间的衔接十分跳跃。从19 世纪末整个时代背景来看,散文诗是时代的产物,波德莱尔从中找到了诗歌表达世界的介入方式,诉说着对信仰崩塌的现代世界的无力感,这种诗体的优势迎合了时代需要,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继波德莱尔之后,同时期的象征主义代表诗人——兰波与魏尔仑成为散文诗创作的集大成者,尤其是兰波的“Les Illuminations”(《灵光集》),通常认为有42 首,基本上都是散文诗,主要表达对现实的鞭笞、对城市阴暗面的书写。《夜的伽斯帕尔》《巴黎的忧郁》与《灵光集》成为19 世纪散文诗的三部奠基之作,散文诗开始真正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英国的王尔德(Oscar Wilde)、西班牙的安杰奎斯波 (A·ngelCrespo)、叙利亚的弗朗西斯马拉什(Francis Marrash)、黎巴嫩的纪伯伦(Kahlil Gibran)、俄国的屠格涅夫、印度的泰戈尔等,均为各自国度的先锋实验者与集大成者。泰戈尔的小诗能不能成为散文诗仍尚存争议:其一是因为语言的混杂。他使用了英语、孟加拉文两种语言,英语是在孟加拉文基础上再写作完成的。其二是小诗与散文诗间的文体界限并不明晰,学术界对此也没达成统一。但泰戈尔同样为俄国诗歌创作树立了典范,代表作有《吉檀迦利》《园丁集》《飞鸟集》《随想集》等。
文章来源:《医学争鸣》 网址: http://www.yxzmzz.cn/qikandaodu/2021/0321/605.html
上一篇:重写音乐史之争鸣
下一篇:分析教学系统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