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非学历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研究①
继续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重要而关键的一环。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作为高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内容之一,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网络教育”“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彰显了网络教育、继续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进程中的地位。教育部提出:稳定发展学历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也为高校继续教育指明了方向。因此,我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从以学历教育为主,转为以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为主将成为必然。高校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是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主要体现,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技能。
从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都可以看出教育质量事关社会期待,事关国家对学校教育的期望,也直接影响到继续教育自身的发展。
目前,非学历教育有政府主导或支持的项目,也有社会不同学会和民间自发的项目,其目标就是要加强和提升在岗人员的岗位胜任力,为达到教育与培训的目的,就要有一整套质量保障体系。然而目前对继续教育教学的质量保障,特别是医学非学历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尚未建立一套可参考的体系。为此,借鉴学历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经验,构建医学非学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必然的要求。
对非学历教育质量的评价和保障,除了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直接考量,还包括对影响质量形成的核心要素,比如教学条件、师资队伍、质量监控以及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视和保障。因此,医学院校应该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利用全员参与和全程控制的系统方法基础上,建立医学非学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使工作规范、有序、保质地开展。
一、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质量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应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深入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十九届中央纪委全会精神,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排查各领域廉政风险点,使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做到有章可循,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保障,同时不断健全和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促进继续教育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二、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充实必要的教学设备,如图书、资料、仪器、活动场地等,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一)教材选用与建设
医学非学历教育主要是为了适应受众的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职业培训。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应加强基础,重视实践性、应用性,着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系统性、长期性的成熟培训项目,可依据培训计划自编教材,突出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更新内容,及时反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力求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简明性和实用性,力求更利于学习和临床应用。
(二)实践性教学环境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实验教学实战化和虚拟仿真化紧密结合为手段,部署实验实训教学环境。
依托学校的教学资源配备内科诊断综合实训室、外科手术学实验室、妇产科实验室、儿科实验室等,既能满足学校各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实践教学的需求,又能面向在职医护人员提供各类临床技能培训。
依托学校校园网,按照“互联网+平台+功能”的模式,以教育供给侧改革为目标,以学员为主体,建设具有医学特色的多功能平台,与医学教育深入融合,实现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三、做好供给侧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根据不同项目需求可采取体验式培训、讲堂式培训、浸入式培训、融合式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将培训学习转化为提升学员自身管理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在培训内容设计上,坚持培训课程设计以需求为导向。培训前均与主办方、需求方沟通,根据要求设计培训方案,针对培训学员的职业和岗位需求,设置相应课程,选聘专业领域内的权威学者、专家授课,提高培训质量。
文章来源:《医学争鸣》 网址: http://www.yxzmzz.cn/qikandaodu/2021/0210/342.html